玉米芯發酵法栽培的平菇如何提高產量,隨著近年來經濟的快速發展,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,對食用菌類的消費越來越多,大大促進了食用菌發展,提升了食用菌的生產規模。由于棉籽殼比較緊缺并且非常昂貴,通過近年來的實驗發展,以玉米芯作為主要原料,采取發酵法進行科學管理,總結出了一套新型的平菇高產技術,并進行了廣泛推廣,深受廣大食用菌種植戶的稱贊,并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,現將此法介紹如下:
1栽培季節從生物學觀點來說一年四季均可栽培。但以陽歷9月至翌年, 月栽培為最佳季節。若產品趕在( 月#% 日、元旦、國慶、春節前后上市,經濟效益更佳。
2 栽培料配方 玉米芯50kg,,麥麩5kg,硝酸磷1.5kg、石灰1.5kg,多菌靈50%,水60-65kg。選擇配方時注意事項:各成分必須新鮮無霉爛,種前最好把料曝曬幾天。石灰和多菌靈要嚴格用量。水不能太多。
3栽培料發酵(1)場地消毒:把發酵的場地,房屋打掃干凈,地面用5%的石灰水消毒。(2)栽培料混合:先把主要成分倒在地上充分混合均勻。然后把石灰、多菌靈分次溶于水中,再和主料充分混合即可。(3)把混合好的料堆成堆,上面用一塊5%石灰水泡過的塑料薄膜覆蓋。(4)2-4d當料堆中的溫度上升到70度,再翻堆,再燜。如此重復翻堆每天1-2次,共發酵10d即可。(5)發酵時注意的事項:翻堆要均勻充分;料溫要達到60-70度;發酵期間要保持環境衛生;發酵好的料不酸不臭,松軟無霉變,遍布白色且具有芳香味的放線菌。
4栽培方法夏季:使用寬26cm,長50cm 的栽培袋,冬季使用寬28cm,長50cm的栽培袋。雙手消毒,雙腳鞋底用石灰消毒。用三層播種法,即三層菌種,兩層料;播種時,兩頭菌種多,中間菌種少且緊靠四壁;菌種要成塊,不要弄碎;下種量1 袋菌種種3-4大包;料要裝的松緊一致,袋口要用繩扎緊;種后兩端要用大釘分別打10個左右的眼,中間對著菌種的地方也要打眼。
5 堆積發菌堆積高度:堆積高度根據氣溫而定。目的是保持袋溫在20-28度。天氣氣溫20度以上,堆一層單排單放;天氣氣溫15-18度,堆二到三層;天氣氣溫10度以下,堆四到五層。當菌絲長到3-6cm 時要用竹筷在兩端各扎4-5個眼以利增氧。每.- 要翻堆一次,檢查有無感染菌袋。若發現有黃、綠、黑等異常顏色要及時挑出,并用甲醛注射治療,注射后針眼用膠布封住。培養室光線要稍黑暗,通風要良好。防止鼠害。菌袋20-30d 菌絲可長滿。
6 出菇管理菌絲長滿全袋后,5-7d兩端出現大量菌蕾堆(芽)時,即可解開袋口,剪去或翻卷起來,露出兩端。單排堆起5-6 層高出菇。出菇時應注意保持空氣相對濕度在80%-95%之間,每天向地面、空間、四壁用噴霧器霧狀噴霧,噴水次數依天氣干燥程度而定,一般晴天干燥每天噴4次,陰天、雨天少噴或不噴,冬天上午10點以后噴溫水。保持通風良好,否則會出現長腿菇。光線要暗一點,若光線太強菇體發黑,影響質量。生長期間可以噴營養水、生長素或激素以利增產。當菇體長大,邊緣變薄內卷,即可采收。采收時用手捏著基部輕輕旋擰。采后停止噴水3-5d,1周后可出第二茬菇,共出3-4茬。管理同前。
7 后期提高產量法———覆土法 袋出菇2-3茬時,水分、養分已耗盡,此時覆土可繼續出菇,大大提高產量?稍霎a40%。方法如下:(1)建池:池寬1m,深與菌袋長相當,長度不限。(2)剝袋:把菌袋上的塑料袋全部剝去,留下菌簡。(3)排袋:把菌簡豎直緊靠放入池內。(4)封土:用疏松肥沃無雜無病的好土把池內縫隙填滿,最后上面用土封1cm 厚。(5)灑營養水:1% 白糖+0.5尿素+0.2%磷酸二氫鉀:十烷醇:風素。以上配成一定濃度的水,大水灌入池內即可。
8蟲害防治病害:綠、黃、黑等用石灰、石灰水、甲醛、多菌靈治療。蟲害:可用敵敵畏薰或噴殺,速滅殺丁,殺蟲菊脂等。